作者:Flyingis
    
    网络是用于实现资源的运输和信息的交流的相互连接的线性特征。网络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网络的抽象。在模型中,网络由
				Link
				、
				Node
				、
				Stop
				、
				Center
				组成。网络模型的典型的例子就是研究交通以及通过管线与隧道分析水、汽油、电力的流动。
				
						
						
						
				
		
		
				
						网络组成要素简要说明
				
				
						
								
								
						
				
		
		
				Link: 
				表示用于实现运输和交流的相互连接的线实体。如我们生活中的高速公路、铁路。
				
						
						
				
		
		
				Node: Link
				一定是在
				Node
				处相交,但相交的
				Link
				处不一定是
				Node
				,例如城市立交桥并没有相交,但是网络几何显示时却是相交的。
				
						
						
				
		
		
				Stop: 
				在某个
				Link
				上经过的位置,如城市点、交通车站等。
				
						
						
				
		
		
				Center: 
				指网络中一些离散位置,代表着现实世界里资源中心、购物中心,交通运输中心等。
				
						
						
				
		
		
				
						常用的网络模型
				
				
						
								
								
						
				
		
		
				
						1.        
				
				网络追踪
				
						
						
				
		
		
				研究网络中资源和信息Link的流向。吉林石化爆炸造成松花江水域大面积污染,应用网络追踪即可分析从污染源开始,沿江流向下扩散的过程。网络追踪里涉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连通性”,这决定了资源与信息在网络中的流动与走向。
				
						
						
				
		
		
				
						2.        
				
				路径选择
				
						
						
				
		
		
				路径选择即最佳Link路径选择,如经典的
				Dijkstra
				最短路径算法,在
				GIS
				应用中,物资输送、电力网络、行车路线等都涉及到这个问题,更为复杂的是,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考虑许多影响流向通过的因素,例如交通中的红绿灯、堵塞情况,宽带网络中流量高峰期与低谷期。
				
						
						
				
		
		
				
						3.        
				
				资源分配
				
						
						
				
		
		
				反映显示世界网络中资源供需关系的模型。“供”一般位于
				Center
				位置,对空间中一个或多个点提供资源分配。这个分配范围有多大,分配距离有多远,分配的阻力有多强,是否有足够的物资信息等供分配,是这个模型需要研究的内容。
				
						
						
				
		
		
				
						4.        
				
				空间相互作用和引力模型
				
						
						
				
		
		
				用于理解和预测某点发生的活动和人、资源及信息的流动。通常情况下,两Stop点间距离越近,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越大,但实际情况却不仅如此。
				
						
						
				
		
		    在现在主流
		GIS
		应用软件中,例如
		ArcGIS
		已经提供了部分网络模型,如最常见的网络追踪模型,但模型的适用性和易用性并不完善,要满足实际应用要求,还需要在已有的模型基础上进行设计与二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