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terbit 是一款集成工具, 用户可以使用Jitterbit 来集成不同的应用, 不同的databases, 以及不同的数据来源.
Jitterbit的使用 
基本原理 
    - 定义消息源(可以是Database表数据,HTTP,FTP上的文件,已共享文件,WebService方法)
    
- 定义目标源(可以是Database表数据,HTTP,FTP上的文件(可定义XML格式、普通文本格式),已共享文件,WebService方法)
    
- 定义Transformation,规定消息源数据如何映射到目标。
    
- 部署Jitterbit项目到Jitterbit Server,设置调度规则(定时、频率) 
取文件 
取其它系统的库表 
消息通讯的几种方式 
    - Database表数据
    
- HTTP请求
    
- FTP上的文件
    
- 已共享文件
    
- WebService方法 
交互方式及协议 
    - 在客户端建立工程,上传到服务器即可,工程会在服务器调度执行
    
- 由Jitterbit服务器控制执行,Jitterbit服务在服务器要一直处于运行状态才能调度系统集成任务! 
常用的功能 
    - Database表数据,HTTP,FTP上的文件(可定义XML格式、普通文本格式),已共享文件,WebService方法 之间的交互 
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在Linux上安装Jitterbit Server失败,具体是在安装程序往postsql数据库里导数据时,提示“expected one dependency record for TOAST table, found 5”,网上搜寻未果,于是在Jitterbit论坛里提问,查看提问贴。
    
- 在Windows里安装Server成功,耗时不超过20分钟,说明自己对Linux服务器管理还不是很熟悉,要多锻炼,嗯! 
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在一个Operation中新建FTP连接时,使用Path为"/home/mc/",用户为mc,但就是登录不上,说是“Remote exception: Failed to get ftp directory list. FTP: access denied. (Last response code: 550)”。。。但用LeapFTP连接正常。 后来改Path为"/",就连上了。。。来了鬼了,没有道理啊,反正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一个小bug吧。。。。(后续:Path设为“/”,最后还是传到了“/home/mc”) 
问题缘由:原来该Path是相对于用户登录后的默认目录的,如用户为andy,登录ftp的默认目录为/home/andy,则Path“/incoming/”实际为“/home/andy/incoming”,或者去掉incoming前面的“/”也可以。究其出错缘由,主要是界面上的Path(e.g. /incoming/)误导了我,噢弥陀佛。
    - test.jpk: 刚完成的Jitterbit的Demo,包含Database to XML on FTP,Web Service源定义
 
版权所有 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