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首发在我们学校的BBS上,讨论本科生教育方向,以及基础科学和上层应用在本科生教育中的关系、地位等问题。现转与此。

摘要:本篇文字讨论的是大学本科生教育的方向,重点是科学与技术二者在本科生教育中的地位及关系。科学是基础,技术是应用。技术以科学为基础,科学以技术为表现。而我们目前的情况,是过分的强调了科学的基础性作用,而忽略了技术的实际应用作用。由此造成了本科生毕业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的尴尬局面。由于这不是少数人的情况,所以也就不单单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整个本科生教育的方向有关。为了让本科生毕业能有一技之长,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因而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不成为败者,我建议学校,学院,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以上摘要是给一些没有时间看我下面的讨论的人的一些字,也就是本篇的一个大体意思。如果诸君希望就此评论,那么还是希望看完我下面的文字。

 

先来说说我对科学与技术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说具体一点拿我们学院的课程为例,我认为如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可以称之为科学。而单片机应用,DSP课程设计这样的课程可以称之为技术。我们目前的状况,就是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教育,所谓科学,而对上层应用即实用技能的培养做得不够。我们的必修课很重,学校,学院,一直到我们学生自己,都很重视这些课程。而如单片机应用、DSP这样的技术性课程却是一带而过。当小学期看到土建的人在自己设计画一张很大的图纸的时候,我们却依然如以往在教室里听课。于是当我们四年大学上完了要毕业的时候,回头问自己学到了什么,只能是说,我学到了基础。

 

当然了这样的情况在学生里面不是绝对的。也有一部分人很早就能够以我们的基础课程为基础独立动手做一些东西出来。据我所知那些参加过电子电工设计大赛(这个具体名字我记得不清楚了,大概是这样)的同学就很不错。他们是我们学生里面的优秀者,出类拔萃者。但是,这样的人在我们学生,或者自大一点说在我们这样的大学里面的学生中,不应该是如此的少数的优秀者。我们大多数人都应该能够至少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能够在找工作的时候当作招牌亮出来。但事实却正好相反。

 

五一前,中软公司到我们学校来做讲座。讲的是IT业中软件开发者的职业规划等等。在讲座后我了解到,公司准备“从娃娃抓起”,在学校办一系列的技术性讲座,为公司培养合格的,能够快速参与到实际工作中的人才。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也可能是促使我今天早上没吃早点就在电脑前开始敲这篇文章的一个主要的原因。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了我们学校的教育方向,和公司所需的人才的知识体系结构之间,存在着多么大的阻抗。说得难听一点,看看我们学校已经把公司逼到了什么地步。学校培养出来的人,竟然大多数都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这是我们学校莫大的悲哀。

 

我们学校的最后能够上研究生的人数,在总人数中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了。但是虽然如此,但我们可以看到,本科毕业进入社会去工作的人,也就是不上研的人,依然是大多数。从部分02级的同学那里了解到,直到现在,依然有好多考不上研,也不能保研的同学还没有找到工作。问他们你会做什么,于是默然。不论在任何时候我都承认这些同学的确自身存在问题没有把大学上好,但是,如此多的人处于这样的情况,让我不得不想到除学生自身问题之外的其他因素。

 

再说考研。我现在大三,宿舍七个人,除我之外六个人都说自己要考研。其中大部分也都在为自己的这个理想而奋斗着。 在我看来,考研人群中有以下两个类型的人存在:

 

一种是现在毕业了到社会上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人,于是考研吧,再在学校混几年。

另外一种是为了那张虚无缥缈的证书,表面上是随大流讲述着考研是趋势的人们。

 

于是再问考研的人们,问学校,问老师,这考研的人里面,有多少是真正希望能够掌握更高一个层次的科学,或者说希望自己专心去做研究的?我所提到的两种人,是少数(这是保守的说——怕考研保研上研的兄弟姐妹们骂我),但是由于考研的人的基数太大,所以最终的数量也就不小了。

 

上面讲述的这些事情,我想都在说明着我们的本科生教育存在着某些问题。也就是我在开篇时候提出的,科学与技术在本科生教育中所应受到的重视程度严重偏离正常情况,一头过重一头过轻的问题。

 

当然了,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也不能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技术上,技术最终要以科学为基础,如果单纯重视实用技能培养,很容易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最终导致本科生把本科当成了专科来上。由此我的观点是二者要同时抓,轻重是可以有的,但不能如现状,差异如此大。我们要重视基础课程对将来要上研或者进一步的作一些研究工作的人的重要,但同时,也不能忽略一些技术性课程,所谓上层应用,对我们本科生中的大多数的要走向社会走进公司的人的重要性。

 

最后说一点我不是在责问学校,学院,而是希望我们能够再一次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的目光来看到这个问题。我也明白学校的难处。在同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应用种类千差万别,我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我们只能把基础都讲授好,上层的应用学生自己去看着办好了。所谓有了基础,学什么都不成问题。但是一方面,由此导致了我们的毕业生和公司所需人才之间的阻抗。另一方面我们来考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开设几个技术层次的少数几个主流方向的类似于技术培训的,很重要的课程。所谓触类旁通,让学生知道了我们所学的基础科学在这门技术中是怎么应用的,那么将来要转到另外一个技术应用中去,难度就要小得多了。我相信一个懂得计算机基础,并且精通C++的人,想要转行到Java去,其难度不是很大。但悲哀的是,做个比喻,我们学校都是在讲述数据结构,编译原理之类的基础,而没有教会学生如何把这些基础应用的技术中——学生根本C++都不会,何谈转向。只能是把学校本应该完成却未完成得任务,全部转嫁给公司的就业前培训了。

 

当然了,对于我们做学生的,在这样的状况下,学校没有很主动的带领我们做好我所说的上层应用,那么我们自己就要多努力了。我深信我们学校,我们学院的软硬件条件还是很好很好的。只要自己想,那么动手去做一些东西的机会还是很多的——为将来打算一下吧。

 

末尾,说的大一点,看我们的大学发展方向。所谓研究型大学,是不是真的就只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了,而不在顾及我们这些无法或者不适合作研究工作的学生的未来?

 

仅以此文,替所有找工作难的本科毕业生,致所有可能能够影响我们的教育方向的领导们,望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