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石化项目项目总结
		
		
				
						齐鲁项目自今年4月开始以来,可谓是“一波三折”,曾经一度用户对我们非常有意见,甚至都想不做这个项目了。但后来,经过我们的三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扭转了局面,并于12月7日正式通过验收。11月1日,给用户演示后,信息部黄部长说“没想到你们能做得这么好”,算是对我们项目的最高评价。
				
		
		
				
						齐鲁项目分为两个子系统:信息维护子系统(ITSM)和网络监控子系统(NMS)。
				
		
		
				
						ITSM
						是为信息中心的日常运维工作服务的,主要实现以下几个功能:事件管理、更变管理、问题管理和配置管理。
				
		
		
				
						这个项目的重点是网络监控子系统。项目之初,我们按原计划,部署了公司的网管产品ENS,但试运行一段时间后,用户对它始终不太满意。8月底,我大胆启用了自己的架构,把这个项目当成一个全新的项目来做,重新设计,重新编码,而不再用ENS。
				
		
		
				
						我的架构设计基于以下三点:
				
		
		
				
						1
						.监视对象(节点)的标准化。不但把网络设备和服务器当成是节点,而且把应用也当成节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能方便实现“业务视图”。
				
		
		
				
						2
						.监视器的标准化。所有的监视器实现一个统一的接口。
				
		
		
				
						3
						.监视指标(节点上的被监视属性)的标准化。
				
		
		
				
						有了2和3,我们就能仅用一个轮询线程类就可以完成对所有节点的状态轮询,而不用写好几个类,一个类对网络设备轮询,一个类对服务类轮询,再一个类对应用轮询……
				
		
		
				
						架构的优点在于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当然,这其中应用到了大量的设计模式,比如工厂模式、桥梁模式和单例模式。设计模式为我们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提供了最好的解决方案。
				
		
		
				
						NMS
						主要实现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1.
						
						自动发现。相当于系统初始化,系统中所有的设备信息源于自动发现。
				
		
		
				
						
								2.
						
						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监视。动态显示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各项目被监视指标。支持手工添加设备。
				
		
		
				
						
								3.
						
						子网管理。所有网络内所有的子网。还可看到子网内所有的设备。
				
		
		
				
						
								4.
						
						IP
						资源管理。包括IP分布、IP定位和IP变更。
				
		
		
				
						
								5.
						
						告警。列出告警信息。
				
		
		
				
						
								6.
						
						报表。能生成各种报表,并可把报表导出成pdf或excel文件。
				
		
		
				
						
								 
						
				
		
		
				
						另外,除了我的工作之外,聂成海也表现出色。对vml、jfreechart、pdf和iText等的研究,都是他完成的。
				
		
		
				
						
								 
						
				
		
		
				
						
								 
						
				
		
		
				
						
								                                          
						
				
		
		
				
						                                             
						2006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