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39,  comments - 44,  trackbacks - 0

 

在中国,做软件是当今最时髦的事情,但做软件早已不仅仅是商业,而已经上升为一门艺术;早已经不是真正搞软件的人独占的地盘,而是融入房地产商、硬件厂商、服务商、各类投机者等三教九流无所不包的社会大棋局。  显然,这是一次几十年不遇的政策机遇,其最大价值不在于真正的软件产业本身,不在于软件业务本身。因为真正的中国软件市场现在撑死也就200个亿,而且大部分(2/3以上)由国外软件公司所占有。但是,这次以软件为名义的热潮,其调动和转移的财富和资源,是千亿甚至万亿计的,是软件业本身的1~2个数量级以上,甚至也是几年前互联网热潮的2~3个数量级以上。这是所有试图把握软件机遇的人,必须首先判明的方向性问题。
  我们借用围棋的术语,可以把商机划分为“金角银边草肚皮”,鲜明地分析如下:
  1、金角:最软的高科技和最土的房地产,鲜花插牛粪也好,天造一双地配一对也好,反正今后今年他们都将如胶似漆!以软件的名义,全国各省市,各区县都将有成千上万亩的土地纷纷成为软件园,这无疑是房地产的大好机遇。因此,各地的软件园和软件学院,以及其他以软件名义腾出的地皮,是这场软件热潮的价值核心。
  2、银边:政策效应的最根本特点就是全国上下会争先恐后,一齐跟进。上上下下都会响应号召,出台各种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资金投入以及其他优先政策,都可以形成不菲的政策资源。这些资源利用得当也可以及时转化为真金白银。因此,如果几年之内,全国的硬件公司、IT服务公司甚至其他行业的公司,全部或者大多都转变成软件公司,你也不要大惊小怪。只要真正有利益。软件业全国上下大繁荣,也是可以期待的。当然,这是中国“特色”的软件业,是远远超越了国际上一般标准的软件概念。
  3、草肚皮:大获其利的很少是真正的软件公司。因为那些一门心思搞软件的人,大多笨手笨脚。热潮之下,供需严重失衡,软件人才几年后很可能沦为青菜萝卜一样。不过,那些真正一头扎进软件,真的做成软件公司,也可能不错的。虽然,随着软件公司迅速繁衍,真的假的都来争夺有限的市场,竞争进一步激化,十分辛苦。但是,现在哪一行不辛苦?如果定位准确,真的能够一不留神做成、做大,然后融资上市,也是一步登天。
  由此,所有赶潮软件的人,从高到低,可以分为三类:最上等是“为地皮而软件”,中间是“为政策而软件”,最下等是“为软件而软件”,构成了食物链的金字塔。与国内其他行业的政策造市的基本规律没有本质差异。
  面对软件热潮中的一些不和谐现象,我们没有必要只从消极和负面的角度来评判。毕竟,在这股热潮中,假作真时假也真,软件业之外的庞大资源肯定会有一小部分要转化到软件产业。由于资源总量庞大,有百分之一或者百分之几的转化,对于软件业来说,就是“久旱逢甘雨”,就是极大的支持。比如以国内软件园圈地最为成功的托普为例,它在全国的几十个软件园都是不错的房地产项目,运作得当,利润十分丰厚。拿出一小部分利润来投入软件,补贴软件,几年以后一不留神也会“培育”出真正的软件业务。毕竟,大家打的都是“软件”的旗号,完全没有软件,这个美妙的游戏也是难以为继的。这一切总比那些纯粹的房地产商要好一些!
  因此,吃着房地产的剩饭,软件也可能一点点长大成人。走出过门,走向世界;挑战微软,打败印度,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市场就是一个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棋局,消极的批评作用和意义不大。不如,我们正视现实,承认积极、正面的效应,坦然应对这场势不可当的大热潮。
  总之,政策已经为我们布好了巨大的棋盘,至于如何布局和下子,那就是一个各显其能的时候。我们当然真诚希望,那些真正有心推动中国软件业发展的人士,能够认清形势,放开思路。在这场大规模的财富与资源转移中,不要太固守成见,应放开手脚,争取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使中国软件得到更好的推动。
posted on 2008-10-09 19:01 矿矿 阅读(184) 评论(0)  编辑  收藏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