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央视《消费主张》节目中,歌德克依、boss sunwen等一批“洋品牌”遭到曝光。这些号称有百年历史的“世界
著名”服装品牌,在百盛、中友、乐天银泰等大商场的专柜里标价几千元,但在英国、意大利等地却找不到销售店,也查不
到注册信息。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其实早在4年前这种新闻就曾见诸报端,当时在北京著名的东方广场,新开了一家所谓意大利品牌的高档服装专卖
店“FLLORITENO(佛仑帝奴)”。虽然从品牌三菱空调维修名到终端店面完全都是洋品牌运作,宣传上还标明“世界顶级品牌”,在专柜
上还设置标有英文字样的授权牌,实际上它是广州一家经贸公司精心打造的。
一位服装业的品牌经理对记者说,其实这是业内目前很普遍的一种品牌运作,只是业外人不了解罢了,在网络上有专门
售卖这类品牌的网站。什么“大卫·庞帝”、“乔治卡丹”,只要交钱,他们可以提供全套的产品标识、授权证书、注册文
件,如果需要,还可以“量身杜撰”各种昏天暗地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历史。不管你的服装产自浙江还是广东,只要沾上这层
光线的“洋气”,就摇身一变,成为国际顶级名品了。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美容、服装等市场上,所谓的“洋品牌”泛滥。动辄就是“法国进口”、“意大利知名品牌”、
“中日合资”、“韩国最新科技”这样的名头已经不足以抬高身价了。成本只有几十元甚至几元的国产货或贴牌产品,只要
注册或编一个洋名或者一个子虚乌有的科技概念,马上变得身价百倍。
一位国内知名的商标运作人对记者说,其实这些东西操作的手法都是大同小异的,一是造势,二是炒作。关键在于操作
者能否自圆其说。从国际背景来说,如果是做服装,那么法国、意大利是非常理想的出生地;而对于音响产品,英国、美国
、德国、丹麦等国是比较适合的。很多国际品牌根本就是无格力空调维修本之木,即便想要“有本之木”也很容易。美国有很多代理公司
专门为中国人服务,他们的职员中文都练得不错了,费用一般为1500美元,一年左右便能完成。这种形形色色的“洋为中用
”,着实应该警惕。
其实说到底,是商人的经营哲学出了问题,还是大家的消费心理出了问题?恐怕这是个鸡与蛋的辩论。我们也似乎只能
套用那句“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来提醒消费者,但什么是对的,本来就见仁见智。你说假LV是不对的,但它确实也有市场
。
我们看到,其实外国人也在干同样的事。在日本的便利店里有一种叫做“大红袍”的茶饮料,售价是普通饮料价格的10
倍。号称选自中国武夷山最高级的茶种,目前只有3棵古茶树存世。且不敢妄论这些茶饮料里有多少福建的古树茶,单这种利
用中国概念的炒作本领,就颇有几分中国商人的精明。 美的空调维修 我们都还记得,“欧典”地板那个宣称具有百年历史的“洋品牌”只是一个成立仅8年的本地企业打出的幌子;而号称“
全球领先的消费品直销商”的“PPG”也只是2005年才在上海成立的一家作坊企业。他们“其亡也忽焉”的前车之鉴,应该让
我们擦擦“雪亮的眼睛”,慎对那些变味的“洋为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