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红林

品味技术与生活之间的差距,追求代码与国画之间的艺术.

BlogJava 联系 聚合 管理
  0 Posts :: 28 Stories :: 2 Comments :: 0 Trackbacks

1、PO:persistant object

持久对象,可以看成是与数据库中的表相映射的java对象。最简单的PO就是对应数据库中某个表中的一条记录,多个记录可以用PO的集合。PO中应该不包含任何对数据库的操作. 最形象的理解就是一个PO就是数据库中的一条记录。好处是可以把一条记录作为一个对象处理,可以方便的转为其它对象。

2、VO。

2.1 value object值对象。

通常用于业务层之间的数据传递,和PO一样也是仅仅包含数据而已。但应是抽象出的业务对象,可以和表对应,也可以不,这根据业务的需要.个人觉得同DTO(数据传输对象),在web上传递.
    2.2 View Object表现层对象:主要对应界面显示的数据对象。对于一个WEB页面,或者SWT、SWING的一个界面,用一个VO对象对应整个界面的值。

3、DAO:data access object数据访问对象,此对象用于访问数据库。

通常和PO结合使用,DAO中包含了各种数据库的操作方法。通过它的方法,结合PO对数据库进行相关的操作. 通过它可以把POJO持久化为PO,用PO组装出来VO、DTO

4、BO:business object业务对象。

封装业务逻辑的java对象,通过调用DAO方法,结合PO,VO进行业务操作; 主要作用是把业务逻辑封装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其它的对象。


5、POJO:pure old java object or plain ordinary java object.
古老的Java对象。我个人觉得它和其他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VO和PO应该都属于它.比如一个简历,有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社会关系等等。
    我们可以把教育经历对应一个PO,工作经历对应一个PO,社会 关系对应一个PO。建立一个对应简历的BO对象处理简历,每个BO包含这些PO。
这样处理业务逻辑时,我们就可以针对BO去处理。

6、DTO:Data Transfer Object数据传输对象
     主要用于远程调用等需要大量传输对象的地方。比如我们一张表有100个字段,那么对应的PO就有100个属性。但是我们界面上只要显示10个字段,客户端用WEB service来获取数据,没有必要把整个PO对象传递到客户端,
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只有这10个属性的DTO来传递结果到客户端,这样也不会暴露服务端表结构.到达客户端以后,如果用这个对象来对应界面显示,那此时它的身份就转为VO

 总结下我认为一个对象究竟是什么O要看具体环境,在不同的层、不同的应用场合,对象的身份也不一样,而且对象身份的转化也是很自然的。设计这些概念的初衷不是为了唬人而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处理各种逻辑,让大家能更好的去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处理问题.

posted on 2009-02-22 19:00 苦瓜 阅读(205)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Core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