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ody

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数据加载中……

http://www.blogjava.net/xichengmylove/category/23633.html datastage

posted @ 2008-04-07 14:42 meilody 阅读(9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关于DataStage的字符集问题 转

   CSDN Blog推出文章指数概念,文章指数是对Blog文章综合评分后推算出的,综合评分项分别是该文章的点击量,回复次数,被网摘收录数量,文章长度和文章类型;满分100,每月更新一次。

最近项目中要遇到一个问题:http://blog.csdn.net/scottxie1980/archive/2006/12/06/1432543.aspx

使用DataStage将数据源文件数据导入到DB2中时,发现有个别中文字缺失。

当时第一反应是DataStage中字符集设置不正确。然而先后将Source,TargetTable,Job Properties的NLS更改后(几乎用遍了里面所提供的字符集 其中能在viewData时正确显示的是 MS936,None是忽略字符集即原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这个的话有时候会照成分隔符识别错误。),但是问题依旧。 

看来不是DataStage的问题,因为在选择MS936时 ViewData是可以正确显示哪些缺失的中文字的。由于项目中DataStage是装在AIX上的,怀疑是AIX字符集设置问题。或者是DB本身的字符集不支持。

作个试验,使用本地windows上的DataStage向同一个DB中插入相同的文本数据,ok,中文无缺失。那么就排除了DB不字符集不支持的情况。将该文本copy到AIX上,用vi打开。果然那些中文字无法正常显示。

经多方求教,得出结论。DataStage在将数据插入到DB前,先用其所在的机器上的DB Client进行字符集转换。而DBClient所用的字符集又是其所在操作系统上的。所以才会有AIX上插入时有中文缺失,而在windows平台上往DB插入,无此类情况发生。

posted @ 2008-04-07 14:38 meilody 阅读(534) | 评论 (0)编辑 收藏
etl 转

做数据仓库系统,ETL是关键的一环。说大了,ETL是数据整合解决方案,说小了,就是倒数据的工具。回忆 一下工作这么些年来,处理数据迁移、转换的工作倒还真的不少。但是那些工作基本上是一次性工作或者很小数据量,使用access、DTS或是自己编个小程 序搞定。可是在数据仓库系统中,ETL上升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原来小打小闹的工具使用不同了。究竟什么不同,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到,人家已经将倒数据的 过程分成3个步骤,E、T、L分别代表抽取、转换和装载。


       其实ETL过程就是数据流动的过程,从不同的数据源流向不同的目标数据。但在数据仓库中,ETL有几个特点,一是数据同步,它不是一次性倒完数据就拉到, 它是经常性的活动,按照固定周期运行的,甚至现在还有人提出了实时ETL的概念。二是数据量,一般都是巨大的,值得你将数据流动的过程拆分成E、T和L。
现在有很多成熟的工具提供ETL功能,例如datastage、powermart等,且不说他们的好坏。从应用角度来说,ETL的过程其实不是非常复 杂,这些工具给数据仓库工程带来和很大的便利性,特别是开发的便利和维护的便利。但另一方面,开发人员容易迷失在这些工具中。举个例子,VB是一种非常简 单的语言并且也是非常易用的编程工具,上手特别快,但是真正VB的高手有多少?微软设计的产品通常有个原则是“将使用者当作傻瓜”,在这个原则下,微软的 东西确实非常好用,但是对于开发者,如果你自己也将自己当作傻瓜,那就真的傻了。ETL工具也是一样,这些工具为我们提供图形化界面,让我们将主要的精力 放在规则上,以期提高开发效率。从使用效果来说,确实使用这些工具能够非常快速地构建一个job来处理某个数据,不过从整体来看,并不见得他的整体效率会 高多少。问题主要不是出在工具上,而是在设计、开发人员上。他们迷失在工具中,没有去探求ETL的本质。


        可以说这些工具应用了这么长时间,在这么多项目、环境中应用,它必然有它成功之处,它必定体现了ETL的本质。如果我们不透过表面这些工具的简单使用去看 它背后蕴涵的思想,最终我们作出来的东西也就是一个个独立的job,将他们整合起来仍然有巨大的工作量。大家都知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果在一个领域 有所超越,必须要在理论水平上达到一定的高度


探求ETL本质之一
ETL的过程就是数据流动的过程,从不同异构数据源流向统一的目标数据。其间,数据的抽取、清洗、转换和装载形成串行或并行的过程。ETL的核心还是在于 T这个过程,也就是转换,而抽取和装载一般可以作为转换的输入和输出,或者,它们作为一个单独的部件,其复杂度没有转换部件高。和OLTP系统中不同,那 里充满这单条记录的insert、update和select等操作,ETL过程一般都是批量操作,例如它的装载多采用批量装载工具,一般都是DBMS系 统自身附带的工具,例如Oracle SQLLoader和DB2的autoloader等。
 
ETL本身有一些特点,在一些工具中都有体现,下面以datastage和powermart举例来说。
 
1、静态的ETL单元和动态的ETL单元实例;一次转换指明了某种格式的数据如何格式化成另一种格式的数据,对于数据源的物理形式在设计时可以不用指定, 它可以在运行时,当这个ETL单元创建一个实例时才指定。对于静态和动态的ETL单元,Datastage没有严格区分,它的一个Job就是实现这个功 能,在早期版本,一个Job同时不能运行两次,所以一个Job相当于一个实例,在后期版本,它支持multiple instances,而且还不是默认选项。Powermart中将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静态的叫做Mapping,动态运行时叫做Session。
 
2、ETL元数据;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他的含义非常广泛,这里仅指ETL的元数据。主要包括每次转换前后的数据结构和转换的规则。ETL元数据还包 括形式参数的管理,形式参数的ETL单元定义的参数,相对还有实参,它是运行时指定的参数,实参不在元数据管理范围之内。

3、数据流程的控制;要有可视化的流程编辑工具,提供流程定义和流程监控功能。流程调度的最小单位是ETL 单元实例,ETL单元是不能在细分的ETL过程,当然这由开发者来控制,例如可以将抽取、转换放在一个ETL单元中,那样这个抽取和转换只能同时运行,而 如果将他们分作两个单元,可以分别运行,这有利于错误恢复操作。当然,ETL单元究竟应该细分到什么程度应该依据具体应用来看,目前还没有找到很好的细分 策略。比如,我们可以规定将装载一个表的功能作为一个ETL单元,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ETL单元之间会有很多共同的操作,例如两个单元共用一个Hash 表,要将这个Hash表装入内存两次。

4、转换规则的定义方法;提供函数集提供常用规则方法,提供规则定义语言描述规则。
 
5、对数据的快速索引;一般都是利用Hash技术,将参照关系表提前装入内存,在转换时查找这个hash表。Datastage中有Hash文件技术,Powermart也有类似的Lookup功能。

 探求ETL本质之二(分类)
昨在IT-Director上阅读一篇报告,关于ETL产品分类的。一般来说,我们眼中的ETL工具都是价格昂贵,能够处理海量数据的家伙,但是这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分成4种,针对不同的需求,主要是从转换规则的复杂度和数据量大小来看。它们包括
1、交互式运行环境,你可以指定数据源、目标数据,指定规则,立马ETL。这种交互式的操作无疑非常方便,但是只能适合小数据量和复杂度不高的ETL过 程,因为一旦规则复杂了,可能需要语言级的描述,不能简简单单拖拖拽拽就可以的。还有数据量的问题,这种交互式必然建立在解释型语言基础上,另外他的灵活 性必然要牺牲一定的性能为代价。所以如果要处理海量数据的话,每次读取一条记录,每次对规则进行解释执行,每次在写入一条记录,这对性能影响是非常大的。
2、专门编码型的,它提供了一个基于某种语言的程序框架,你可以不必将编程精力放在一些周边的功能上,例如读文件功能、写数据库的功能,而将精力主要放在 规则的实现上面。这种近似手工代码的性能肯定是没话说,除非你的编程技巧不过关(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对于处理大数据量,处理复杂转换逻辑,这种 方式的ETL实现是非常直观的。
3、代码生成器型的,它就像是一个ETL代码生成器,提供简单的图形化界面操作,让你拖拖拽拽将转换规则都设定好,其实他的后台都是生成基于某种语言的程 序,要运行这个ETL过程,必须要编译才行。Datastage就是类似这样的产品,设计好的job必须要编译,这避免了每次转换的解释执行,但是不知道 它生成的中间语言是什么。以前我设计的ETL工具大挪移其实也是归属于这一类,它提供了界面让用户编写规则,最后生成C++语言,编译后即可运行。这类工 具的特点就是要在界面上下狠功夫,必须让用户轻松定义一个ETL过程,提供丰富的插件来完成读、写和转换函数。大挪移在这方面就太弱了,规则必须手写,而 且要写成标准c++语法,这未免还是有点难为最终用户了,还不如做成一个专业编码型的产品呢。另外一点,这类工具必须提供面向专家应用的功能,因为它不可 能考虑到所有的转换规则和所有的读写,一方面提供插件接口来让第三方编写特定的插件,另一方面还有提供特定语言来实现高级功能。例如Datastage提 供一种类Basic的语言,不过他的Job的脚本化实现好像就做的不太好,只能手工绘制job,而不能编程实现Job。
4、最后还有一种类型叫做数据集线器,顾名思义,他就是像Hub一样地工作。将这种类型分出来和上面几种分类在标准上有所差异,上面三种更多指ETL实现 的方法,此类主要从数据处理角度。目前有一些产品属于EAI(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它的数据集成主要是一种准实时性。所以这类产品就像Hub一样,不断接收各种异构数据源来的数据,经过处理,在实施发送到不同 的目标数据中去。
虽然,这些类看似各又千秋,特别在BI项目中,面对海量数据的ETL时,中间两种的选择就开始了,在选择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开发效率、维护方面、性能、学习曲线、人员技能等各方面因素,当然还有最重要也是最现实的因素就是客户的意象。

探求ETL本质之三(转换)
ETL探求之一中提到,ETL过程最复杂的部分就是T,这个转换过程,T过程究竟有哪些类型呢?

一、宏观输入输出
从对数据源的整个宏观处理分,看看一个ETL过程的输入输出,可以分成下面几类:

1、大小交,这种处理在数据清洗过程是常见了,例如从数据源到ODS阶段,如果数据仓库采用维度建模,而且维度基本采用代理键的话,必然存在代码到此键值 的转换。如果用SQL实现,必然需要将一个大表和一堆小表都Join起来,当然如果使用ETL工具的话,一般都是先将小表读入内存中再处理。这种情况,输 出数据的粒度和大表一样。

2、大大交,大表和大表之间关联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当然其中要有一个主表,在逻辑上,应当是主表Left Join辅表。大表之间的关联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性能和稳定性,对于海量数据来说,必须有优化的方法来处理他们的关联,另外,对于大数据的处理无疑会占用 太多的系统资源,出错的几率非常大,如何做到有效错误恢复也是个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还是尽量将大表拆分成适度的稍小一点的表,形成大小交的类 型。这类情况的输出数据粒度和主表一样。

3、站着进来,躺着出去。事务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灵活性和扩展性,很多信息放在代码表中维护,所以它的“事实表”就是一种窄表,而在数据仓库中,通常要进 行宽化,从行变成列,所以称这种处理情况叫做“站着进来,躺着出去”。大家对Decode肯定不陌生,这是进行宽表化常见的手段之一。窄表变宽表的过程主 要体现在对窄表中那个代码字段的操作。这种情况,窄表是输入,宽表是输出,宽表的粒度必定要比窄表粗一些,就粗在那个代码字段上。

4、聚集。数据仓库中重要的任务就是沉淀数据,聚集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它是粗化数据粒度的过程。聚集本身其实很简单,就是类似SQL中Group by的操作,选取特定字段(维度),对度量字段再使用某种聚集函数。但是对于大数据量情况下,聚集算法的优化仍是探究的一个课题。例如是直接使用SQL的 Group by,还是先排序,在处理。

二、微观规则
从数据的转换的微观细节分,可以分成下面的几个基本类型,当然还有一些复杂的组合情况,例如先运算,在参照转换的规则,这种基于基本类型组合的情况就不在此列了。ETL的规则是依赖目标数据的,目标数据有多少字段,就有多少条规则。

1、直接映射,原来是什么就是什么,原封不动照搬过来,对这样的规则,如果数据源字段和目标字段长度或精度不符,需要特别注意看是否真的可以直接映射还是需要做一些简单运算。

2、字段运算,数据源的一个或多个字段进行数学运算得到的目标字段,这种规则一般对数值型字段而言。

3、参照转换,在转换中通常要用数据源的一个或多个字段作为Key,去一个关联数组中去搜索特定值,而且应该只能得到唯一值。这个关联数组使用Hash算法实现是比较合适也是最常见的,在整个ETL开始之前,它就装入内存,对性能提高的帮助非常大。

4、字符串处理,从数据源某个字符串字段中经常可以获取特定信息,例如身份证号。而且,经常会有数值型值以字符串形式体现。对字符串的操作通常有类型转换、字符串截取等。但是由于字符类型字段的随意性也造成了脏数据的隐患,所以在处理这种规则的时候,一定要加上异常处理。

5、空值判断,对于空值的处理是数据仓库中一个常见问题,是将它作为脏数据还是作为特定一种维成员?这恐怕还要看应用的情况,也是需要进一步探求的。但是 无论怎样,对于可能有NULL值的字段,不要采用“直接映射”的规则类型,必须对空值进行判断,目前我们的建议是将它转换成特定的值。

6、日期转换,在数据仓库中日期值一般都会有特定的,不同于日期类型值的表示方法,例如使用8位整型20040801表示日期。而在数据源中,这种字段基本都是日期类型的,所以对于这样的规则,需要一些共通函数来处理将日期转换为8位日期值、6位月份值等。

7、日期运算,基于日期,我们通常会计算日差、月差、时长等。一般数据库提供的日期运算函数都是基于日期型的,而在数据仓库中采用特定类型来表示日期的话,必须有一套自己的日期运算函数集。

8、聚集运算,对于事实表中的度量字段,他们通常是通过数据源一个或多个字段运用聚集函数得来的,这些聚集函数为SQL标准中,包括sum,count,avg,min,max。

9、既定取值,这种规则和以上各种类型规则的差别就在于它不依赖于数据源字段,对目标字段取一个固定的或是依赖系统的值。

 探求ETL本质之四(数据质量)
“不要绝对的数据准确,但要知道为什么不准确。”
这是我们在构建BI系统是对数据准确性的要求。确实,对绝对的数据准确谁也没有把握,不仅是系统集成商,包括客户也是无法确定。准确的东西需要一个标准, 但首先要保证这个标准是准确的,至少现在还没有这样一个标准。客户会提出一个相对标准,例如将你的OLAP数据结果和报表结果对比。虽然这是一种不太公平 的比较,你也只好认了吧。
 
首先在数据源那里,已经很难保证数据质量了,这一点也是事实。在这一层有哪些可能原因导致数据质量问题?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1、数据格式错误,例如缺失数据、数据值超出范围或是数据格式非法等。要知道对于同样处理大数据量的数据源系统,他们通常会舍弃一些数据库自身的检查机 制,例如字段约束等。他们尽可能将数据检查在入库前保证,但是这一点是很难确保的。这类情况诸如身份证号码、手机号、非日期类型的日期字段等。

2、数据一致性,同样,数据源系统为了性能的考虑,会在一定程度上舍弃外键约束,这通常会导致数据不一致。例如在帐务表中会出现一个用户表中没有的用户ID,在例如有些代码在代码表中找不到等。

3、业务逻辑的合理性,这一点很难说对与错。通常,数据源系统的设计并不是非常严谨,例如让用户开户日期晚于用户销户日期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一个用户表中存在多个用户ID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对这种情况,有什么办法吗?
 
        构建一个BI系统,要做到完全理解数据源系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数据源系统在交付后,有更多维护人员的即兴发挥,那更是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原因。 以前曾经争辩过设计人员对规则描述的问题,有人提出要在ETL开始之前务必将所有的规则弄得一清二楚。我并不同意这样的意见,倒是认为在ETL过程要有处 理这些质量有问题数据的保证。一定要正面这些脏数据,是丢弃还是处理,无法逃避。如果没有质量保证,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错误会逐渐放大,抛开数据源质量问 题,我们再来看看ETL过程中哪些因素对数据准确性产生重大影响。

1、规则描述错误。上面提到对设计人员对数据源系统理解的不充分,导致规则理解错误,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规则的描述,如果无二义性地描述规则也是要 探求的一个课题。规则是依附于目标字段的,在探求之三中,提到规则的分类。但是规则总不能总是用文字描述,必须有严格的数学表达方式。我甚至想过,如果设 计人员能够使用某种规则语言来描述,那么我们的ETL单元就可以自动生成、同步,省去很多手工操作了。

2、ETL开发错误。即时规则很明确,ETL开发的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错误,例如逻辑错误、书写错误等。例如对于一个分段值,开区间闭区间是需要指定的,但是常常开发人员没注意,一个大于等于号写成大于号就导致数据错误。

3、人为处理错误。在整体ETL流程没有完成之前,为了图省事,通常会手工运行ETL过程,这其中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你不会按照正常流程去运行了,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运行,发生的错误可能是误删了数据、重复装载数据等。

 探求ETL本质之五(质量保证)
        上回提到ETL数据质量问题,这是无法根治的,只能采取特定的手段去尽量避免,而且必须要定义出度量方法来衡量数据的质量是好还是坏。对于数据源的质量, 客户对此应该更加关心,如果在这个源头不能保证比较干净的数据,那么后面的分析功能的可信度也都成问题。数据源系统也在不断进化过程中,客户的操作也在逐 渐规范中,BI系统也同样如此。本文探讨一下对数据源质量和ETL处理质量的应对方法。
如何应对数据源的质量问题?记得在onteldatastage列表中也讨论过一个话题-"-1的处理",在数据仓库模型维表中,通常有一条-1记录,表 示“未知”,这个未知含义可广了,任何可能出错的数据,NULL数据甚至是规则没有涵盖到的数据,都转成-1。这是一种处理脏数据的方法,但这也是一种掩 盖事实的方法。就好像写一个函数FileOpen(filename),返回一个错误码,当然,你可以只返回一种错误码,如-1,但这是一种不好的设计, 对于调用者来说,他需要依据这个错误码进行某些判断,例如是文件不存在,还是读取权限不够,都有相应的处理逻辑。数据仓库中也是一样,所以,建议将不同的 数据质量类型处理结果分别转换成不同的值,譬如,在转换后,-1表示参照不上,-2表示NULL数据等。不过这仅仅对付了上回提到的第一类错误,数据格式 错误。对于数据一致性和业务逻辑合理性问题,这仍有待探求。但这里有一个原则就是“必须在数据仓库中反应数据源的质量”。
        对于ETL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必须有保障手段。从以往的经验看,没有保障手段给实施人员带来麻烦重重。实施人员对于反复装载数据一定不会陌生,甚至是 最后数据留到最后的Cube,才发现了第一步ETL其实已经错了。这个保障手段就是数据验证机制,当然,它的目的是能够在ETL过程中监控数据质量,产生 报警。这个模块要将实施人员当作是最终用户,可以说他们是数据验证机制的直接收益者。
首先,必须有一个对质量的度量方法,什么是高质什么是低质,不能靠感官感觉,但这却是在没有度量方法条件下通常的做法。那经营分析系统来说,联通总部曾提 出测试规范,这其实就是一种度量方法,例如指标的误差范围不能高于5%等,对系统本身来说其实必须要有这样的度量方法,先不要说这个度量方法是否科学。对 于ETL数据处理质量,他的度量方法应该比联通总部测试规范定义的方法更要严格,因为他更多将BI系统看作一个黑盒子,从数据源到展现的数据误差允许一定 的误差。而ETL数据处理质量度量是一种白盒的度量,要注重每一步过程。因此理论上,要求输入输出的指标应该完全一致。但是我们必须正面完全一致只是理 想,对于有误差的数据,必须找到原因。
        在质量度量方法的前提下,就可以建立一个数据验证框架。此框架依据总量、分量数据稽核方法,该方法在高的《数据仓库中的数据稽核技术》一文中已经指出。作为补充,下面提出几点功能上的建议:

1、提供前端。将开发实施人员当作用户,同样也要为之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稽核技术》一文中指出测试报告的形式,这种形式还是要依赖人为判断,在一堆数 据中去找规律。到不如用OLAP的方式提供界面,不光是加上测试统计出来的指标结果,并且配合度量方法的计算。例如误差率,对于误差率为大于0的指标,就 要好好查一下原因了。

2、提供框架。数据验证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每次ETL过程中都必须做的。因此,必须有一个框架,自动化验证过程,并提供扩展手段,让实施人员能够增加验 证范围。有了这样一个框架,其实它起到规范化操作的作用,开发实施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验证脚本的编写上,而不必过多关注验证如何融合到流程中,如何展 现等工作。为此,要设计一套表,类似于DM表,每次验证结果数据都记录其中,并且自动触发多维分析的数据装载、发布等。这样,实施人员可以在每次装载,甚 至在流程过程中就可以观察数据的误差率。特别是,如果数据仓库的模型能够统一起来,甚至数据验证脚本都可以确定下来,剩下的就是规范流程了。

3、规范流程。上回提到有一种ETL数据质量问题是由于人工处理导致的,其中最主要原因还是流程不规范。开发实施人员运行单独一个ETL单元是很方便的, 虽然以前曾建议一个ETL单元必须是“可重入”的,这能够解决误删数据,重复装载数据问题。但要记住数据验证也是在流程当中,要让数据验证能够日常运作, 就不要让实施者感觉到他的存在。总的来说,规范流程是提高实施效率的关键工作,这也是以后要继续探求的。

 探求ETL本质之六(元数据漫谈)
        对于元数据(Metadata)的定义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特别精彩的,这个概念非常广,一般都是这样定义,“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Data about Data)”,这造成一种递归定义,就像问小强住在哪里,答,在旺财隔壁。按照这样的定义,元数据所描述的数据是什么呢?还是元数据。这样就可能有元元 元...元数据。我还听说过一种对元数据,如果说数据是一抽屉档案,那么元数据就是分类标签。那它和索引有什么区别?
元数据体现是一种抽象,哲学家从古至今都在抽象这个世界,力图找到世界的本质。抽象不是一层关系,它是一种逐步由具体到一般的过程。例如我->男人 ->人->哺乳动物->生物这就是一个抽象过程,你要是在软件业混会发现这个例子很常见,面向对象方法就是这样一种抽象过程。它对世界 中的事物、过程进行抽象,使用面向对象方法,构建一套对象模型。同样在面向对象方法中,类是对象的抽象,接口又是对类的抽象。因此,我认为可以将“元”和 “抽象”换一下,叫抽象数据是不是好理解一些。
        常听到这样的话,“xx领导的讲话高屋建瓴,给我们后面的工作指引的清晰的方向”,这个成语“高屋建瓴”,站在10楼往下到水,居高临下,能砸死人,这是 指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事物,这个一定的高度就是指他有够“元”。在设计模式中,强调要对接口编程,就是说你不要处理这类对象和那类对象的交互,而要处理这 个接口和那个接口的交互,先别管他们内部是怎么干的。
        元数据存在的意义也在于此,虽然上面说了一通都撤到哲学上去,但这个词必须还是要结合软件设计中看,我不知道在别的领域是不是存在Metadata这样的 叫法,虽然我相信别的领域必然有类似的东东。元数据的存在就是要做到在更高抽象一层设计软件。这肯定有好处,什么灵活性啊,扩展性啊,可维护性啊,都能得 到提高,而且架构清晰,只是弯弯太多,要是从下往上看,太复杂了。很早以前,我曾看过backorifice的代码,我靠,一个简单的功能,从这个类转到 父类,又转到父类,很不理解,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功能不在一个类的方法中实现就拉到了呢?现在想想,还真不能这样,这虽然使代码容易看懂了,但是结构确实混 乱的,那他只能干现在的事,如果有什么功能扩展,这些代码就废了。

        我从98年刚工作时就开始接触元数据的概念,当时叫做元数据驱动的系统架构,后来在QiDSS中也用到这个 概念构建QiNavigator,但是现在觉得元数据也没啥,不就是建一堆表描述界面的元素,再利用这些数据自动生成界面吗。到了数据仓库系统中,这个概 念更强了,是数据仓库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但是至今,我还是认为这个概念过于玄乎,看不到实际的东西,市面上有一些元数据管理的东西,但是从应用情况就得 知,用的不多。之所以玄乎,就是因为抽象层次没有分清楚,关键就是对于元数据的分类(这种分类就是一种抽象过程)和元数据的使用。你可以将元数据抽象成0 和1,但是那样对你的业务有用吗?必须还得抽象到适合的程度,最后问题还是“度”。

posted @ 2008-04-07 14:36 meilody 阅读(148) | 评论 (0)编辑 收藏
datastage 转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来自于多种业务数据源,这些数据源可能是不同硬件平台上,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数据模型也相差很远,因而数据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不同的数据库中。如何获取并向数据仓库加载这些数据量大、种类多的数据,已成为建立数据仓库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目前系统的数据来源复杂,而且分析应用尚未成型的现状,强烈推荐使用专业的数据抽取、转换和装载工具DataStage。
  DataStage 是一套专门对多种操作数据源的数据抽取、转换和维护过程进行简化和自动化,并将其输入数据集市或数据仓库目标数据库的集成工具。
  DataStage 能够处理多种数据源的数据,包括主机系统的大型数据库、开放系统上的关系数据库和普通的文件系统等,以下列出它所能处理的主要数据源:
  大型主机系统数据库:IMS,DB2,ADABAS,VSAM等
  开放系统的关系数据库:Informix,Oracle,Sybase,DB2,Microsoft SQL Server等
  ERP系统:SAP/R3,PeopleSoft系统等
  普通文件和复杂文件系统,FTP文件系统,XML等
  IIS,Netscape,Apache等Web服务器系统
  Outlook等Email系统

  DataStage可以从多个不同的业务系统中,从多个平台的数据源中抽取数据,完成转换和清洗,装载到各种系统里面。其中每步都可以在图形化工具里完成,同样可以灵活的被外部系统调度,提供专门的设计工具来设计转换规则和清洗规则等,实现了增量抽取、任务调度等多种复杂而实用的功能。其中简单的数据转换可以通过在界面上拖拉操作和调用一些DataStage预定义转换函数来实现,复杂转换可以通过编写脚本或结合其他语言的扩展来实现,并且DataStage提供调试环境,可以极大提高开发和调试抽取、转换程序的效率。

  根据以往的项目实施经验,通常数据抽取工作分抽取、清洗、转换、装载几个步骤:
  抽取主要是针对各个业务系统及不同网点的分散数据,充分理解数据定义后,规划需要的数据源及数据定义,制定可操作的数据源,制定增量抽取的定义。
  清洗主要是针对系统的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数据二义性、重复、不完整、违反业务规则等问题,允许通过试抽取,将有问题的纪录先剔除出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清洗操作。
  转换主要是针对数据仓库建立的模型,通过一系列的转换来实现将数据从业务模型到分析模型,通过内建的库函数、自定义脚本或其他的扩展方式,实现了各种复杂的转换,并且支持调试环境,清楚的监控数据转换的状态。
  装载主要是将经过转换的数据装载到数据仓库里面,可以通过数据文件直接装载或直连数据库的方式来进行数据装载,可以充分体现高效性。在应用的时候可以随时调整数据抽取工作的运行方式,可以灵活的集成到其他管理系统中

posted @ 2008-04-07 14:34 meilody 阅读(136) | 评论 (0)编辑 收藏
etl 1

ETL(Extract-Transform-Load的缩写,即数据抽取、转换、装载的过程)作为BI/DW(Business Intelligence)的核心和灵魂,能够按照统一的规则集成并提高数据的价值,是负责完成数据从数据源向目标数据仓库转化的过程,是实施数据仓库的重要步骤。如果说数据仓库的模型设计是一座大厦的设计蓝图,数据是砖瓦的话,那么ETL就是建设大厦的过程。在整个项目中最难部分是用户需求分析和模型设计,而ETL规则设计和实施则是工作量最大的,约占整个项目的60%~80%,这是国内外从众多实践中得到的普遍共识。

      ETL是数据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清洗(Cleansing)、装载(Load)的过程。是构建数据仓库的重要一环,用户从数据源抽取出所需的数据,经过数据清洗,最终按照预先定义好的数据仓库模型,将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中去。

  信息是现代企业的重要资源,是企业运用科学管理、决策分析的基础。目前,大多数企业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来构建联机事务处理OLTP的业务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用来记录事务处理的各种相关数据。据统计,数据量每2~3年时间就会成倍增长,这些数据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而企业所关注的通常只占在总数据量的2%~4%左右。因此,企业仍然没有最大化地利用已存在的数据资源,以致于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和资金,也失去制定关键商业决策的最佳契机。于是,企业如何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并把数据转换为信息、知识,已经成了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瓶颈。而ETL则是主要的一个技术手段。如何正确选择ETL工具?如何正确应用ETL?

  目前,ETL工具的典型代表有:Informatica、Datastage、OWB、微软DTS……

  数据集成:快速实现ETL

  ETL的质量问题具体表现为正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完备性、有效性、时效性和可获取性等几个特性。而影响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由系统集成和历史数据造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业务系统不同时期系统之间数据模型不一致;业务系统不同时期业务过程有变化;旧系统模块在运营、人事、财务、办公系统等相关信息的不一致;遗留系统和新业务、管理系统数据集成不完备带来的不一致性。

  实现ETL,首先要实现ETL转换的过程。它可以集中地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空值处理 可捕获字段空值,进行加载或替换为其他含义数据,并可根据字段空值实现分流加载到不同目标库。

  规范化数据格式 可实现字段格式约束定义,对于数据源中时间、数值、字符等数据,可自定义加载格式。

  拆分数据 依据业务需求对字段可进行分解。例,主叫号 861084613409,可进行区域码和电话号码分解。

  验证数据正确性 可利用Lookup及拆分功能进行数据验证。例如,主叫号861084613409,进行区域码和电话号码分解后,可利用Lookup返回主叫网关或交换机记载的主叫地区,进行数据验证。

  数据替换 对于因业务因素,可实现无效数据、缺失数据的替换。

  Lookup 查获丢失数据 Lookup实现子查询,并返回用其他手段获取的缺失字段,保证字段完整性。

  建立ETL过程的主外键约束 对无依赖性的非法数据,可替换或导出到错误数据文件中,保证主键惟一记录的加载。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ETL,笔者建议用户在实施ETL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如果条件允许,可利用数据中转区对运营数据进行预处理,保证集成与加载的高效性;

  第二,如果ETL的过程是主动“拉取”,而不是从内部“推送”,其可控性将大为增强;

  第三,ETL之前应制定流程化的配置管理和标准协议;

  第四,关键数据标准至关重要。目前,ETL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当接收数据时其各源数据的异构性和低质量。以电信为例,A系统按照统计代码管理数据,B系统按照账目数字管理,C系统按照语音ID管理。当ETL需要对这三个系统进行集成以获得对客户的全面视角时,这一过程需要复杂的匹配规则、名称/地址正常化与标准化。而ETL在处理过程中会定义一个关键数据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数据接口标准。

  ETL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对源数据的理解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从业务的角度看数据集成非常重要。一个优秀的ETL设计应该具有如下功能:

  管理简单;采用元数据方法,集中进行管理;接口、数据格式、传输有严格的规范;尽量不在外部数据源安装软件;数据抽取系统流程自动化,并有自动调度功能;抽取的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可以提供同各种数据系统的接口,系统适应性强;提供软件框架系统,系统功能改变时,应用程序很少改变便可适应变化;可扩展性强。


  数据模型:标准定义数据


  合理的业务模型设计对ETL至关重要。数据仓库是企业惟一、真实、可靠的综合数据平台。数据仓库的设计建模一般都依照三范式、星型模型、雪花模型,无论哪种设计思想,都应该最大化地涵盖关键业务数据,把运营环境中杂乱无序的数据结构统一成为合理的、关联的、分析型的新结构,而ETL则会依照模型的定义去提取数据源,进行转换、清洗,并最终加载到目标数据仓库中。

  模型的重要之处在于对数据做标准化定义,实现统一的编码、统一的分和组织。标准化定义的内容包括:标准代码统一、业务术语统一。ETL依照模型进行初始加载、增量加载、缓慢增长维、慢速变化维、事实表加载等数据集成,并根据业务需求制定相应的加载策略、刷新策略、汇总策略、维护策略。


  元数据:拓展新型应用


  对业务数据本身及其运行环境的描述与定义的数据,称之为元数据(metadata)。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从某种意义上说,业务数据主要用于支持业务系统应用的数据,而元数据则是企业信息门户、客户关系管理、数据仓库、决策支持和B2B等新型应用所不可或缺的内容。

  元数据的典型表现为对象的描述,即对数据库、表、列、列属性(类型、格式、约束等)以及主键/外部键关联等等的描述。特别是现行应用的异构性与分布性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统一的元数据就愈发重要了。“信息孤岛”曾经是很多企业对其应用现状的一种抱怨和概括,而合理的元数据则会有效地描绘出信息的关联性。

  而元数据对于ETL的集中表现为:定义数据源的位置及数据源的属性、确定从源数据到目标数据的对应规则、确定相关的业务逻辑、在数据实际加载前的其他必要的准备工作,等等,它一般贯穿整个数据仓库项目,而ETL的所有过程必须最大化地参照元数据,这样才能快速实现ETL。

  ETL体系结构

  下图为ETL体系结构,它体现了主流ETL产品框架的主要组成部分。ETL是指从源系统中提取数据,转换数据为一个标准的格式,并加载数据到目标数据存储区,通常是数据仓库。

  ETL体系结构图

  Design manager 提供一个图形化的映射环境,让开发者定义从源到目标的映射关系、转换、处理流程。设计过程的各对象的逻辑定义存储在一个元数据资料库中。

  Meta data management 提供一个关于ETL设计和运行处理等相关定义、管理信息的元数据资料库。ETL引擎在运行时和其它应用都可参考此资料库中的元数据。

  Extract 通过接口提取源数据,例如ODBC、专用数据库接口和平面文件提取器,并参照元数据来决定数据的提取及其提取方式。

  Transform 开发者将提取的数据,按照业务需要转换为目标数据结构,并实现汇总。

  Load 加载经转换和汇总的数据到目标数据仓库中,可实现SQL或批量加载。

  Transport services 利用网络协议或文件协议,在源和目标系统之间移动数据,利用内存在ETL处理的各组件中移动数据。

  Administration and operation 可让管理员基于事件和时间进行调度、运行、监测ETL作业、管理错误信息、从失败中恢复和调节从源系统的输出。

posted @ 2008-04-07 14:33 meilody 阅读(99) | 评论 (0)编辑 收藏
foxmail 使用

pop3 smtp 都是填写的公司邮箱的地址 而不是我认为的@后面的东西

posted @ 2008-04-07 14:32 meilody 阅读(91) | 评论 (0)编辑 收藏
code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查询待办事宜
    function query()
 {
     document.all('result').style.display='';
 }
 //待办事宜:重填
 function func_rese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qyzchQuery').value='';
  document.getElementById('qymcQuery').value='';
  document.getElementById('jbrQuery').value='';
  document.getElementById('startDateQuery').value='';
  document.getElementById('endDateQuery').value='';
 }
 //受理
 function func_sl()
 {
     window.parent.parent.addTabPanel("30101010","普通设立登记","../bjgs/module/nzdj/sldj/sl/xsl/nzdj_sldj_sl_xsl_showQuerySl.html");
 }
  </script>

posted @ 2008-04-02 10:04 meilody 阅读(11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main css 后面跟着的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items=new Array();
    var mainPanel = new Ext.TabPanel({
            region:'center',
            deferredRender:false,
            activeTab:0,
            items:[{
            id:'mainPanel',
            title: "主客体查询",
            width:'100%',
            height:'100%',
            autoScroll:true,
            html: '<iframe width="100%" name="mainFrame" height="100%" border="1" src="dbsyDetail/all.html"></iframe>'
            },{
            id:'mainPanel1',
            title: "监管执法情况",
            width:'100%',
            height:'100%',
            autoScroll:true,
            html: '<iframe width="100%" name="mainFrame" height="100%" border="1" src="dbsyDetail/jgzfqk.html"></iframe>'
            },{
            id:'mainPanel2',
            title: "统计分析",
            width:'100%',
            height:'100%',
            autoScroll:true
            },{
            id:'mainPanel3',
            title: "运行管理",
            width:'100%',
            height:'100%',
            autoScroll:true
            },{
            id:'mainPanel4',
            title: "元数据管理",
            width:'100%',
            height:'100%',
            autoScroll:true
            },{
            id:'mainPanel5',
            title: "系统管理",
            width:'100%',
            height:'100%',
            autoScroll:true
            }]
    });
    Ext.onReady(function(){

        Ext.state.Manager.setProvider(new Ext.state.CookieProvider());
       var viewport = new Ext.Viewport({
            layout:'border',
            items:[
                mainPanel
             ]
        });
    });
       
 </script>

posted @ 2008-04-02 10:04 meilody 阅读(15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main 前面的css部分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framework/component/ext2.0/resources/css/ext-all.css"/>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framework/component/ext2.0/adapter/ext/ext-base.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framework/component/ext2.0/ext-all-debug.js"></script>
 <style type="text/css">
 html, body {
        font:normal 12px verdana;
        margin:0;
        padding:0;
        border:0 none;
        overflow:hidden;
        height:100%;
    }
 p {
     margin:5px;
 }
 
 #nameDiv
 {
  position:absolute;
  text-align:center;
  right:30px;
  top:5px;
  font-size:12px;
 }
    </style>

posted @ 2008-04-02 09:41 meilody 阅读(92)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数据库规范

 

对数据库进行范式化处理具有以下的优点:

1.     因为表的列数减少了,所以搜索、排序、创建索引的速度可以加快。

2.     因为表减小了,所以按照索引查询的速度加快了。

3.     可以更好地使用段来控制数据的物理存储。

4.     每个表可以只有很少的索引,因此可以加快更新速度。

5.     可以减少空值和冗余,使数据库更紧凑。

6.     减少数据的不规则性。

范式化使数据库的维护和修改变得更容易



 

对数据库进行非范式化的目的在于提高应用程序的效率,但非范式化处理毕竟会增加数据冗余,带来相应的数据完整性问题。因此,在考虑非范式化处理时,要慎重考虑下面的几个问题:

1.     哪些是比较紧急的事务,哪些事务对响应时间有要求。

2.     这些事务的执行频率有多高。

3.     这些紧急的事务要操作哪些表以及表中的哪些列,每次要访问多少行。

4.     哪种类型的事务执行频率最高:查询、插入、删除还是更新。

5.     通常的排序顺序是什么。

6.     哪些工作会并发执行。

7.     经常访问的表有多大。

8.     哪些需要进行统计计算。

9.     数据的物理位置在哪里。

常用的非范式化技术有以下几种:

1.     增加冗余列。

2.     增加派生列。

3.     合并表。

4.     重复表。

5.     分割表(水平分割和垂直分割)。


posted @ 2008-04-02 09:16 meilody 阅读(128)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
共6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